32年前,在深圳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军转干部带着14个员工架起几张桌子,买了几台旧电脑,开始了一个企业的奋斗征程。
32年后的今天,在华光溢彩、高楼鳞次栉比的深圳市龙岗区,耸立着一个标志性的地标建筑——华为总部。华为目前已拥有1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去年向WIPO提交的专利申请高达5405份……
32年的成长经历见证了中国品牌的成长,感受到创业创新的无穷力量。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由于生活所迫,找朋友凑了20000元在深圳注册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商。任正非将公司起名为“华为”,寓意“中华有为”,并愿为中华的崛起而为之!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在华为成长的过程中,华为一直强调自主创新,从成立起就立志要成为全球一流高端品牌,并引领行业发展。三流的企业做加工,二流的企业做产品,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种理念激励着华为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争做一流,创立标准,并积极推广之成为行业标准。这种理念的升华得益于早期华为参加欧洲某国家的通讯产品的一次竞标。当时,带队的副总组织相关人员做了精心准备,制定了完善的、性价比很高的标的。没想到的是,最终欧洲的一家百年品牌企业中标。当他们去了解情况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看中的是产品的性价比,更看中企业高质量的品牌。”这件事在华为公司上下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要打造一流的企业,必须要塑造引领世界的标准,才能成就一个世界品牌。从那以后,华为瞄准世界,在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从2G到5G的研发、从通讯元件到整部手机的制作,匠心打造、追求完美。
在2019的中国出海品牌50强榜单中,华为成中国出海品牌影响力第一名。华为通过自主研发的麒麟系列芯片,致力于改善用户体验,以华为Mate系列、P系列冲击高端手机市场与苹果、三星展开厮杀。5G成为近两年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塑造品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业务。
华为,从一个30多年来一直艰苦奋斗、精于技术的务实低调的民企,到现在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世界500强。
华为从一个三流品牌,成为当前世界的一流领导者品牌,这其中,我们有什么启发?有哪些能帮助我们在品牌经营的道路走的越好?我们深刻知道,时代在变化,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啊。经历过长期的底价、粗放式的无品牌拼杀之后,越来越多伤痕累累的中国企业终于认识到,品牌营销是现代企业脱离红海的最有效武器之一。如何打好“品牌营销”这张牌,成为企业家必须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得品牌者得天下。谁占据了它,谁就能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取得控制全局的优势,从而大展拳脚,纵横裨阖,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深入探讨品牌的实质与核心,是帮助了解品牌将带来的价值、掌握建立品牌的步骤与方法等的必然过程,怎么品牌定位,怎么塑造品牌个性,怎么搭建品牌系统,如何开展品牌营销,利用品牌与品牌延展获取品牌的边际效益,如何有效进行品牌管理,如何从集团层面、业务层面多维度的做好品牌推广,使品牌长远发展,成为百年企业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